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湛江绘就生态型海湾城市蓝图

时间:2010-05-06 17:39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中国规划网广州5月6日电 记者汪志民 白雪报道

    日前,由湛江市政府委托中科院编制的《湛江生态市建设规划(2009—2050年)》顺利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获批准。今后,湛江将以“生态型海湾城市”的新身份,建设“生态湛江、海湾福地”,力争走出一条可示范广东、影响全国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去年初,市政府委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编制《湛江生态市建设规划(2009—2050年)》(以下简称《规划》),由张义丰研究员任组长的编制专家组先后5次莅湛考察,编制出了70余万字的规划,通过国家环保部专家组的论证,并已原则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规划》积极探索契合湛江未来、突出湛江特色的经济与自然并重的复合型生态,在城市发展定位、城市形象设计、具体建设项目等方面为今后40年的湛江生态做了详细规划。
  湛江群岛间的生态型海湾城市
  《规划》提出了“生态型海湾城市”的发展定位和“建设生态经济市”的观点。长期以来,湛江都被定位为海滨城市,忽略了城市发展的整个自然空间特征和发展趋势。专家组发现,湛江不光有着先天优越的海湾条件,还存在着硇洲岛、南三岛、东海岛、东头山岛、特呈岛等岛屿组成的“湛江群岛”,形成了湛江独特的“岛—湾—港—城”和谐关系。“生态型海湾城市”吻合目前湛江城市“拥湾发展”的空间态势,也顺应了湛江经济大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规划》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市的观点,突破了传统生态市建设重环保、轻经济的做法,提出要重视生态产业项目,发展区域经济。
  生态城市形象——湛江彩龙
  看到“五羊”,人们自然会想起广州,而湛江一直缺乏鲜明的城市形象。《规划》在全国首创了将生态城市形象建设纳入生态市建设基本框架的做法,设计了“湛江彩龙”作为生态城市形象标识。
  这一形象标识是一个形象化、艺术化的“湛”字,其中包含“江”字,外观似龙头,契合湛江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和在粤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配以湛江传统的“蓝、绿、红”三色,形成了一尊寓意深远的湛江彩龙。
  创新提出“7条绿线”
  《规划》提出要结合湛江产业发展和区域布局规律,将生态建市落实到沿海防护林、滩涂红树林、森林公园、交通绿色长廊、江河水源涵养林、城区公园绿地和工业园绿化缓冲区等七大生态带工程建设中,其中不少创新性理念都是首次提出,如构建沿海防护林绿色长城线、红树林绿色屏障线、环岛绿色交通线、江河水源涵养林绿色生命线等。
  在成果说明环节上,张义丰研究员建议以交通绿色长廊工程为契机,谋划建设雷州生态旅游度假半岛。利用现有公路,将沿途乡镇、大大小小的港口和出海口串起来,建设一条总长度500多公里、可与海南岛环岛线相媲美的绿色长廊半岛线,实现海陆、城乡和产业一体化发展,积极开发生态旅游业。
  对于湛江工业化发展时期面临的环保问题,《规划》提出要在产业聚集区域与人口居住区域之间建立生态缓冲区,保持自然生态系统尤其是大气环境的相对稳定,实现湛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
  湛江市将根据生态市建设目标要求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生态市建设和其他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各级政府将生态市建设纳入本级年度财政预算,并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执法监督管理,确保生态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责任编辑:玮锋)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