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魅力古村古寨推荐 屯堡

  

推荐古村 屯堡

  推荐机构 中国规划网 中国规划记者俱乐部 

推荐理由 贵州安顺七眼桥镇屯堡文化村落群被列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2001年国务院将至今仍保存较为完整的屯堡村落云山屯、本寨,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屯堡源于明初朱元璋的调北征南事件。明洪武十三年,云南梁王巴扎刺瓦尔密反叛,第二年,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和沐英率30万大军征南,经过3个月的战争,平定了梁王的反叛。经过这次事件,朱元璋认识到了西南稳定的重要性,于是命30万大军就地屯军。这一屯,屯出了悠悠600年的明代历史活化石 在漫长的岁月中,征南大军及家口带来的各自的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经过六百多年的传承、发展和演变,屯堡文化因此而形成。

   六百年的屯堡,六百年的故事,六百年的历史,六百年的沧桑。岁月悠悠,明清的中原文明早已成为线装的史书,时光倒流,六百年前的江南风物在这里被定格。黔中屯堡人,以其遗存的古风和鲜明的特色为世人所惊叹、震撼。屯堡人的服饰,主要表现在妇女身上,她们的装束通常是宽衣大袖,大衣袍长及膝下。领口、袖口、前襟边缘皆镶有流绣花纹,腰间以两端垂于膝弯部的织锦丝带系扎。长发挽成圆髻网罩挽于脑后,圆髻上插有玉簪、银链等首饰。妇女婚否的区别在于:未婚少女梳长独辫;已婚者则除了挽髻外,尚须剃额修眉。妇女装束中往往还配有耳坠、手镯、戒指、手笼、长圆裙以及用绣、补、镂、镶、滚等方法制作的高帮单勾凤头布鞋。现在,其他地方只能在戏台上看到的这种穿着打扮,在屯堡却是日常生活便装,其盛装、婚丧嫁娶装和节日盛装更有独特的魁力。1993年发掘的明荒王墓出土的随葬品中的衣服、鞋子与现在安顺雷屯、云山屯一带屯堡妇女的宽袖镶边大襟衣、绣花丹凤鞋在尺寸、花样等方面几乎没有什么不同。屯堡妇女的服饰,是民风民俗考古考察和游览观光的活化石,是活着的历史。

  屯堡民居最大的特点是石头的广泛应用。一户民宅就是一座石头的城堡,一个村庄就是一座纯粹的石头城,屯堡是一个防御敌人的整体,而屯堡民居就是组成这个整体的每一个细胞,既可以各自为阵,又可以互相支援友邻,既保证一宅一户私密性和安全感,同时又维系各家之间必要的联系。

  屯堡建筑把石头工艺发挥到极至,从高向下放眼望去,白白的一片,错落有致。走进屯堡村寨,所看到的是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道,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屯堡民居就是一个石头世界。

  居民的建筑成四合院,既有江南四合院的特点,又有华东四合院的布局,但最突出的特点是全封闭的格局。居民建筑分朝门、正房、厢房,朝门成雄伟大字形,两边巨石勾垒,支撑着精雕的门头,门头上雕有垂花柱或面具等装饰品。正房高大雄伟,在木制的窗棂,门簪上雕刻着许多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厢房紧依正房两边而建,前面为倒座,形成四合,中间为天井,天井是用一尺厚的石头拼成,四周有雕刻着古老钱 ” 的水漏。

石头建筑的屯堡居民,具有强烈的军事色彩,村寨内部的巷子互相连接,纵横交错,巷子又直通寨中的街道,形成点、线、面结合的防御体系。靠巷子的墙体,留着较小的窗户,既可以采光,又形成了遍布于巷子中的深遂枪眼。低矮的石门,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功能。这一切无不显示当时战争所需的建筑构式和屯军备武的思想。现在屯堡村寨中,至今残存着许多垛口、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