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乡规划 > 城镇规划 >

规划先行 生态立区

时间:2010-09-09 09:43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刘丽丽

规划先行 生态立区


规划先行 生态立区


规划先行 生态立区


规划先行 生态立区


规划先行 生态立区


规划先行 生态立区


规划先行 生态立区


规划先行 生态立区


规划先行 生态立区


  规划先行的前提是研究先行

 

  富庶的“八百里秦川”和“八水绕长安”的优美自然环境,是周、秦、汉、唐十三代王朝选中西安的重要原因。

  浐河灞河是“八水绕长安”中著名的二水,自然环境优美,人文荟萃,史上有“浐灞之间,三辅胜地”之说,留下众多千古绝唱和文化遗存。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浐灞风光不再。浐河成了西安东部的“排污渠”;500 万立方米的垃圾使10余处河段变成垃圾山;过度挖沙造成浐灞河床严重下切(达6米之深),地质灾害隐患严重,甚至曾造成灞河桥跨塌、陇海线中断。

  按照西安城市总体规划和西安“十一五”发展规划,浐灞生态区肩负三大任务:一是生态重建,修复浐灞的生态环境,成为西安的生态补偿区;二是满足疏散老城人口和城市扩容的需要,建设一个宜居新城;三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西安城市功能,提高西安综合承载力,建设一个宜创业的新城。

  凡事预则立。经验一再证明,一个城市或者一个新区,要建设好,首先要搞好城市规划。我们的体会是规划先行的前提是研究先行。

  为了搞好规划,我们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的内容涉及浐灞未来15年的功能定位、远景目标、发展战略和路径,产业特色,生态重建和环境保护,地区历史文化及对浐灞新区现代建设的启示等等,共十几个课题。还专门研究编制了绿色发展纲要。经济、社会、环境、规划、生态、水资源、文化以及策划咨询等有关方面的著名专家,做了大量前瞻性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建议。通过这些研究明确了浐灞生态区总体规划的思路和目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立区的规划理念,以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为目标,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尊重历史文化,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发展符合区域特色的产业,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宜居宜创业的生态新城,一个人和自然、产业和人居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城;确定了生态优先的原则,走先治理后开发的路子;明确了“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新区开发支撑生态建设”的发展路径。结合规划、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开展新的专题研究。

  生态立区,民生优先

  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开始了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举办了国际招标,并多次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和各有关部门参加总体规划的咨询评审。认真分析探讨怎样落实生态立区的理念,用好机遇,化解威胁,变劣势为优势,把优势发挥到最大,建设宜居宜创业的生态新城。

  结合浐河灞河等自然资源的潜在优势,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决定运用“大开大合、大疏大密”的布局手法,确定了“一心三翼”(核心区、北翼、南翼、东南翼)的规划格局。

  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城市规划的根本出发点,营造优美舒适方便的居住、工作环境。在“一心三翼”的每个片区里,集约利用土地,紧凑发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每个片区大的功能各有侧重,但内部功能是混合的。居住、工作、交通、憩息功能齐全,商业服务、教育医疗、健身娱乐等各种设施应有尽有。规划不同层次的公共空间,满足人们交往和防灾避灾的需要;规划滨水社区,居民能亲近自然、接近水面;重视信息网络建设,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步行5分钟的范围内就有公交车站和各种生活服务设施,形成完整的社会体系。这样,就近工作、居住,节约了花费在上下班路途上的时间、精力,从源头上减少了交通压力;各种设施白天晚上都能得到利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构建快捷、高效、方便、安全的绿色交通体系。加大路网密度,优先发展换乘方便的公共交通,提倡自行车和步行。

  在规划中特别强调保护浐灞二水和湿地等自然资源,修复生态,保护地形地貌,恢复大水大绿,在保护生态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生态。按照生态城市的要求,强调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负担小、附加值高的产业。

  水好绿好,撑起浐灞生态区的脊梁

  回顾西安的历史,水旺城兴,水衰城衰。

  浐灞生态区的首要任务是修复浐灞河的生态,其前提是根除生态灾害。我们开展了浐灞河生态重建研究、湿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编制了浐灞河流域综合治理专项规划,从河流综合治理和全流域生态重建入手,让河流休养生息恢复生态功能。浐河城市段全面截污,浐河水质显著改善;治理垃圾山,形成了桃花潭景区和雁鸣湖千亩湖泊湿地;沙坑遍地的广运潭荒滩,取坑为湖,取陆作洲,成片种植桃树、杏树,成为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址。灞河水量充沛,但从秦岭到渭河的落差大,为避免河水暴涨暴落,新建了4座橡胶坝,使河水常年保持一个衡量,改善了环境,调节了气候,补充了地下水。灞河入渭口万亩湿地成为西北首批“国家湿地公园”。

  创新河道生态修复模式,采用由卵石组成的宾格网固定河岸,上覆种植土利于芦苇等水生植物生长,既符合行洪要求,又恢复了河流自净等生态功能。河道随弯就弯,让河水“自由奔腾”;河堤蜿蜒曲折,以曲为美,一派自然风光,已初现“杨柳含烟灞岸春”的风貌。浐灞河的综合治理成为西北首个“国家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

  “一心三翼”之间有生态廊道相隔,并通过浐灞二水把它们串联在一起。沿浐灞两河四岸和沿铁路线、快速道路规划100米到500米的绿带,形成生态廊道,成为将郊野新鲜空气引向城市纵深的主要通道。交通干道两侧均控制宽达30米-50米的绿化带,连同滨河绿廊和防护林带一起构成网络状生态走廊;加上大片绿地、湿地为主的生态斑块和公共绿地系统,组成多层次的生态体系。人均公共绿地达到28.8平方米,绿地率达47.69%。大水大绿的局面初步恢复,大块的水面、绿地,优美的环境成为浐灞生态区的标志。

  生态城市是未来新的城市形态

  浐灞生态区经过6年的创建历程,初步建成了优美的环境,经济社会价值也已有所显现,获得了社会各界和有远见的投资者的认同。有专家认为,是化解生态建设与发展矛盾困局的一种超越和创新。

  浐灞生态区逐渐开始了从“筑巢”向“引凤”过渡。许多国内外著名企业、机构落户浐灞。2010年8月6日,位于浐灞生态区核心区域的西安金融商务区成功吸引8大重点项目入驻,展示了良好的投资前景。浐灞生态区的三项任务正在一步步地实现。国际顶级体育赛事F1摩托艇大赛2007年在这里举行;两年一次的欧亚经济论坛落户浐灞国际会议中心;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将于明年4月如期亮相。这都有利于扩大西安的国际影响。

  影响是多方面的,最大的影响在于观念的悄然转变。看得见摸得着的浐灞生态区,促进了西安民众对生态理念的了解、认同;普及、推广了生态观念,使人们看到了未来健康的生活工作方式;城市与生态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生态城市是知识经济时代新的城市形态,是城市的发展方向。其影响是长远的,而且远远超越了浐灞生态区的范围。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个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我们开始时把“生态区”作为一个目标,但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经过6年的研究规划探索,一个生态城市的雏形已经出现,但离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还有不少距离,只是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生态立区是不变的规划理念。我们正依靠各方面专家的指导,不断深化、完善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实践,特别是在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再生能源、水资源和水环境等方面将作出更大的努力,尽快建成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宜居宜创业的生态新城,一个人和自然、产业和人居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城。

  ——西安浐灞生态区的规划实践和思考

  浐灞生态区是西安市于2004年9月成立的新区,位于主城区的东部,离市中心10公里,总面积129平方公里。浐河、灞河自南往北穿过本区。这块南北向带状区域在西安市历次总体规划中被定为发展预留区,在西安“十一五”规划和西安市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中,都被确定为重点发展的区域。经过6年的努力,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坚持生态立区的规划理念,走创新之路,一个污水横流、垃圾成山、沙坑遍布的生态重灾区正在变为水绿相拥、宜居宜创业的生态新城。

  浐灞总部经济区

  四通八达的路网

  西安金融商务区

  生态区已建成18座亲水码头

  2011西安世园会标志建筑长安塔

  欧亚经济论坛每两年在此共襄盛举

  2011西安世园会效果图

  浐灞生态区管委会主任 杨六齐

  F1摩托艇世锦赛

  浐灞足球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