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必须做好城镇规划工作

时间:2012-12-04 10:07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葛清溪

  从汶川大地震中,我们看到,城镇的房屋建筑在此次灾难中损坏是空前的,那压在废墟下的无数生命无不让人揪心的疼痛。就进一步做好城镇规划工作,本人建议从以下八个方面给予考虑,以供决策者参考:

  1、增强防御灾害能力,加强防灾减灾规划。灾难无情,重在防范,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搞好城镇规划工作。特别是针对防御自然灾害能力薄弱的现状,应加强防灾减灾规划。常言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突发公共事件是谁都不敢肯定或者保证不让它发生的,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特别是自然灾害所带来的严峻考验。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有效的措施可以减轻灾害损失。一是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是否有科学的防灾规划?也就是说,城市建设是否符合太原自然地质地理环境。城市总体布局以及大型建筑物、小区开发等,除整齐美观外,应科学评估自然地质条件。近年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巨资,对城市进行地下活断层、地裂缝、液化地探测和调查,就是为对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城市的规划应充分考虑复杂的地质因素,这样做既是对群众安全的保证,又是对大自然的尊重,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二是政府应对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指挥体系建设如何?近年,在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应重视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包括预防、应急、重建三个内容。政府强调对灾害的预防管理,也重视应急管理水平。美国的预警体系是世界一流,但飓风过后,其应急管理、指挥调度方面却暴露出许多问题。我国在应急救灾方面有非常好的经验和管理水平,但应急指挥体系应不断完善,建立了一些应急指挥系统,对存在应对不同灾难的指挥建设失衡,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指挥体系相对独立、分散,应急预案不够统一等问题,仍需进一步完善。三是灾难一旦发生,群众能否快速有效疏散、避险、避难?这直接决定到能否把人员伤亡减少到最少。由于前几年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可利用空间萎缩,给疏散、避难带来困难。例如北京在申奥成功后,遇到的一大难题就是安全保障和避难场所问题。近来,北京市政府在元大都公园、海淀公园等地建设了一些综合避震、避火、避袭、避洪等功能的应急避难示范场所,这对重庆的防灾规划应有一定借鉴作用。当然,最科学、最有效的办法是在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中,对新建的公园、绿地、广场、小区、公共场所,要求设计疏散标志和应急避险避难场所。

  2、充分尊重群众知情权。城镇的居民是城镇的主人,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让更多群众了解城镇的城乡规划,认真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使城乡规划更加科学和完善。

  3、积极推进规划方案实施。把美好的规划蓝图变成现实,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甚至需要付出一定代价。因此,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的认真态度,认真做好规划实施工作,取得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使规划方案得到落实。

  4、超前做好规划控制。一些规划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可能短期内暂不具备实施条件,但是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按照规划方案做好控制,绝不允许在规划控制区域内出现违法违规建设现象。

  5、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对于规划的实施和控制,新闻媒体、广大城镇居民和社会各界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监督。要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保障城乡规划方案顺利实施。

  6、切实维护规划严肃性。加大规划执法力度,对于违反规划方案建设、擅自变更规划方案的现象,要依照规划法严肃处理,该拆除的违法建筑要坚决拆除。

  7、保持规划连续性。规划一旦确定,就要严格按遵照执行,在规划执行过程中有不符合实际的地方确实需要变更的,有关部门一定要组织专家认真进行充分论证,严格按程序重新决策,绝不允许擅自变更。

  8、确保规划先进性。城镇规划要符合现代城市理念,无论是与过去进行纵向对比,还是与其他城市进行横向对比,都要体现出规划的高水平。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认真开展规划深层次研究,进一步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努力把更多的规划提升到城市设计的层次。在搞好城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概念性规划、控制性详规和城镇设计,用高水平的城镇设计指导城市建设。

  城镇规划是引导城镇科学建设、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蓝图和指针,是一项打基础、管长远、惠及子孙后代的建设性工作。城镇建设的力度和规模越大,对城镇规划的要求就越高。做好城镇规划工作,关系着城镇的长远发展。要按照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共同发展的要求,通盘考虑,认真分析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地位、性质与功能,明确城镇发展范围、规模、方向和作用;城乡规划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做好城乡规划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的每一种需求,都要通过规划在空间上提供保证,将城镇的服务功能落到实处;树立科学发展观,要按照建设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的目标,紧紧围绕群众需求,按照规划要求,进一步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城镇功能,使城镇成为一个市容整洁、管理精细、居住温馨的美丽地方。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